首页 > 快讯 > 正文

数字赋能助力湖湘非遗音乐迸发新活力

2023-08-19 12:39:46 来源:华声在线


(资料图)

汤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非遗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顺应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趋势,讲好非遗故事、展示非遗成就、创新非遗传承、激发非遗活力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自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之举。

完善数字化资源,讲好湖湘非遗音乐故事。加强数字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完善湖湘传统音乐资源库建设。全面推进“湖湘非遗音乐文化资源库”建设,深度挖掘、整合湖湘地域性非遗音乐资源,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湖湘非遗音乐进行采集、分类,对传统音乐、传统戏曲、曲艺类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建档,以音频、视频、文献、照片等原始资料进行数字化采集、整理与储存,构建非遗优质信息矢量数据集,建立系统、全面的湖湘音乐类非遗数据库,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和中华文化数据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助力湖湘非遗音乐传播和普及。讲好湖湘非遗音乐故事,关键在于传播。依托省内现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剧院等平台,创新拓展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扩大非遗音乐服务覆盖面,推动服务普惠应用,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走近并了解非遗音乐,感受非遗音乐之美。

搭建数字化平台,展示湖湘非遗音乐成就。加速湖湘非遗音乐展示平台建设。坚持以“三湘四水”为主线,整合湖南各县市区的非遗音乐,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4K/8K超高清等数字化手段,搭建以湖湘非遗音乐为主题的数字展示馆、虚拟音乐剧场、数字化博物馆等展示平台,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打造特色鲜明的湖湘音乐文化创意品牌。建设“湖湘传统音乐云”资源共享平台。利用音乐类非遗项目的数据采集、储存、传输和分析处理,深度挖掘非遗作品的内涵与艺术特色,优化平台供给,通过音乐流媒体、数字音乐商店、社交音乐平台、视频音乐平台等,对数字音乐产品开展线上音乐发行,实现全省各区域非遗数据的共享、共建,为湖湘音乐数字化传播和创新提供来源。

依托数字化技术,创新湖湘非遗音乐传承。融合新媒体技术,推动非遗音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遗传承提供了良好基础。充分挖掘各县市区非遗音乐内涵,着眼音乐的人文表达,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对非遗音乐创作背景、故事渊源、价值理念等内涵的再创作、再传播。借助直播、短视频、MCN等传播方式,紧密结合非遗音乐受众的审美喜好、价值取向、消费能力等个性化特征,针对不同受众需求,利用数字技术为非遗音乐创造出更多分众化表现形式和更适合网络传播的话语表达。探索湖湘非遗音乐全方位场景体验。数字技术赋予了传统音乐时代感、新鲜感,运用数字技术还原场景,让传统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大众传播语境,是赓续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开发运用人机交互、3D、VR、AR等数字技术,将湖湘非遗音乐进行场景式的还原,既能完整地保存非遗音乐的原貌,又可以将其艺术特征、制作过程及表现手法进行生动展示。观众通过沉浸式数字音乐体验,可生动、直观、立体、全面接触和感受到非遗艺术的魅力,实现数字化背景下的湖湘非遗音乐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数字化传承环境。积极引导传承人深入参与非遗传承的数字化运作过程,借助数字化技术加强对口述史、技艺表演等非遗项目的开发展示,改善和提高老一辈非遗传承人的数字化传承意识,通过线上线下、虚实结合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为代际传承培育储备人才,实现湖湘非遗音乐活态传承。通过区块链、全息投影、元宇宙、AI等技术手段展现非遗音乐新模样,让传统文化不失传统意蕴而又面貌一新,为非遗传承注入数字时代新活力。

建设数字化产业,激发湖湘非遗音乐活力。构建湖湘非遗音乐数字化产业链。深挖湖湘非遗音乐作品和文旅资源,结合不同地方特色、融合不同媒介传播规律,推进传统音乐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非遗音乐+文旅”“非遗音乐+短视频”“非遗音乐+影视”“非遗音乐+游戏”等数字化文创产业的发展,提高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力,以数字经济来培植传统非遗音乐的文化生命力。促进数字文化共享与消费。推动非遗音乐在文旅文创融合领域持续创意创新,鼓励群众开发富有创意的非遗文创产品,通过沉浸交互、5G、VR等技术开发云展演、云演艺、数字文旅等非遗数字化场景体验,创新打造文旅公共服务站,让人民群众畅享数字文旅体验,进一步促进湖湘非遗音乐的分享、互动和消费。用好数字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湖湘非遗音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设《湖湘传统音乐文化鉴赏》《湖南花鼓戏演唱》等系列理论和课程资源,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与学大数据分析和高质量湖湘艺术文化课程教育资源。综合运用音乐专业教育、科技企业产出、非遗基地建设,通过艺术实践对非遗音乐进行再创造,创新融合数字化管理,将非遗音乐进行多学科的跨界呈现,进一步激发湖湘非遗音乐活力。

【作者系湖南城市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师。该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湘北洞庭文化圈”国家级传统音乐非遗项目数字化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编号:21YBQ081)阶段性研究成果】

标签:

上一篇:2023年6月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目的地/货源地)进出口总额及进出口差额统计分析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送
社科